當我滿懷期待地看過《集結號》之後,我的確進行了長達三天的感動。可是當我回到我父親家裏,一眼看到書架上整齊的一排《星火燎原》時,我心裏突然一陣發緊。難道是我錯了?還是我父親錯了?是那些老軍人錯了,還是一切都錯了?
我從小生長在軍營。父親當了二十年的兵,我的童年中的八年就在軍營度過,童年的所有記憶都抹不去那身親切的國防綠。那時,我所在的八一小學也嚴格執行部隊作息制度,我是聽著號聲來判斷時間的。從小我就愛看軍隊的書籍。從部隊的條令到戰術戰役論文,從蘇聯元帥的《戰爭初期》到《核襲擊的防護》,甚至武器分解圖我都愛看。其中最愛看的還是《星火燎原》。
那是一部足以作為解放軍的戰史的書,是無數參戰軍人,當然是倖存者的回憶錄合編而成的書。我看著那一個個的故事,腦海中想像著那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場景,時而感動,時而悲痛,仿佛就看到那無數的烈士就站在我面前一樣。到一九八四年,軍隊在社會的影響下已經開始動搖,父親已經天天感慨兵越來越難帶時,上級秘密下了命令,炮兵團出一百人,上老山。
開始他們團黨委最害怕的是,沒有人願意上怎麼辦,那畢竟是要死人的戰場。可是當命令一宣佈,一個星期裏,團裏收到三千七百份請戰書,其中有七百份血書,可是全團,只有一千三百人。父親感動了,原來定的思想工作的主題從勸人上戰場,變成了勸人不上,下次再上(當然是沒有下次的)。
這就是我們的軍隊,中國人民解放軍。
可是在《集結號》裏,我看到是另一個解放軍。那不是一支驍勇善戰、勇於犧牲的軍隊,不是一支以三萬殘兵而能在敵軍百萬之中從容來去的紅軍,也不是一支憑藉一人三發子彈而血戰八年,抗擊六十萬倭寇和一百五十萬偽軍的八路軍、新四軍。更不是在開戰之初一百二十萬對四百萬,而能在三年時間裏,以排山倒海之勢、席捲天下,追亡逐北,一戰而定中國命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!
為什麼?因為商業的利益讓他們利令智昏,因為人為的曲解使他們忘記本性。有人說不能拍內戰,可是我看過許多美國人拍的南北戰爭的片子,直到前年還有新片《葛底斯堡戰役》。有人說,內戰無正義。我不多說什麼,對這種人沒有什麼可說的,因為我老家就有過的事,解放前一戶農民,欠了地主的高利貸,被人家綁了打,嘴巴裏塞了大便,還要陪上全部的土地,變為佃農。在蔣介石統治下,中國的海關是英美共管,而中國無權過問。連本屬於中國的東北和琉球,都被美蘇瓜分。而在新中國,一千三百個不平等條約被毛主席廢除,一把把百年來的沉重枷鎖砸碎。這就是氣節,共產黨的氣節,真正的中國人的氣節。失去利益的美國人出兵朝鮮,被打敗了,從鴨綠江的到了漢城。死了三十萬人,但是再沒有人再敢動侵略中國的念頭。毛老人家憑的是什麼,不正是我們有一支不怕死的軍隊,有全國的老百姓的支持嗎?
可是世事終於變了,曾經的勇於犧牲,不再被有理解,甚至遭到某些人的曲解。馮大導就是一個。他說那四十七個人是被迫去死的,甚至是被騙去死的。有人聽到了那個什麼號,可是連長沒有聽到,所以他內疚了十年。問題是,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107個號譜裏,根本沒有什麼集結號。更何況,國共兩軍戰術條令相似,吹號聯繫撤退,不是放開發讓敵人追擊嗎?馮導說他是軍營裏長大,我想他所在的大院可能級別不一樣,吹號都是單獨譜曲的吧。
再說了,片子似乎是很人性的,其實卻是對中國軍人精神的一種曲解。當然,我說曲解已經給他面子了,其實我想說的是糟蹋。在那個年代的人,沒有人有馮導那麼多的想法。沒有人會認為讓他們去守住陣地而掩護全團是個陰謀,而只會認為這是一種光榮,是對他們的信任。那個團長根本不用費那麼多的口舌,只用說一句:「守住!」就行了。就像林彪對塔山阻擊部隊下的命令一樣,頂多再加上一句:「不惜一切代價!」因為那就是當時的解放軍。有這樣一個真實的例子,進攻一座縣城時,尖刀班一班十一個人只剩下了一個,可是敵人的碉堡還沒有炸掉,連長說:「二班上!」一班唯一活著的人堅決不答應,說:「連長,瞧不起我們一斑是嗎?我在,一班就在,堅決完成任務!」他上去了,沒有回來,可是敵人的碉堡也炸掉了。而在《星火燎原》中,還有一篇《攻不破的南坪集》(大概是這樣),裏面說到,黃維兵團要攻破南坪集,守衛的一個營已經戰至三十人,於是上級再調一個連,連長二話不說就上去了,連那三十個人都不願下來,一個兩眼被敵人毒氣熏瞎了的營教導員自願接受這個連長的指揮。最後,黃維兵團沒有攻破,轉為防守而最終覆滅。這才是我們身邊的這支軍隊,不要理由、不講價錢、只有——犧牲!而《集結號》,只能說——卑劣!
第三,那片子中的怎麼看都不像是解放軍,雖然找了種種理由,還是不能得到我的認同。要知道,在那樣一個年代,沒有一個解放軍戰士,甚至是從敵軍剛剛「解放」過來的士兵願意讓那頂鋼盔遮住他的軍帽。有這樣一個故事,是為了說明鋼盔的重要的。說的是在東北遼沈戰役中的黑山阻擊戰時,一個新兵戴起了國民黨軍的鋼盔,排長說:「混蛋,國民黨的熊兵才戴那玩意。」後來一陣炮擊,陣地上只有那個新兵活著。雖然是要說明鋼盔的重要,卻也反映了當時我軍對鋼盔的普遍態度。而在《亮劍》中大家也看到了,在淮海戰役中,一個兵去解手,向旁邊的人要了個火,然後那人戴起鋼盔,這個戰士立馬意識到那是敵人。可是馮導也沒辦法,不戴鋼盔,老外是不接受的,要國際推廣,沒有點時髦玩意是不行的。人家看習慣了鋼盔,你沒有,不讓人笑話嗎?要是再沒有一點殺俘虜、尿褲子、踩地雷、狙擊手、兄弟情長、碎屍紛飛、長官的欺騙、女人的眼淚,還怎麼和人家的《拯救大兵瑞恩》、《兵臨城下》、《兄弟連》靠邊呢?可是,馮導不明白,他這輩子都不會明白,這支軍隊能和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打三兩次(抗美援朝、抗美援越)都不落下風,就是因為這是一支在西方看來絕對另類、絕對恐怖的軍隊,有鐵一般的意志、鐵一般的紀律、出生入死、一往無前的犧牲精神的軍隊。而在《集結號》所見的,只能說——惡俗!
願所有烈士,在地下安息!願所有的倖存者,終老天年!不要被這種變態的、商業的曲解所干擾,畢竟,浩氣長存!英雄永在!
甘澤
2008年1月30日
2008年8月2日 星期六
《集結號》的卑劣與惡俗(作者:甘澤)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