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時報 2008.05.08
無名英雄非弱勢 經濟金字塔基石
周麗蘭/雲林報導
沈芯菱鏡頭下的草根人物,很多是一天賺不了多少錢,被外界解讀為「弱勢族群」。但她拍攝五年來發現,這群草根人物咬緊牙關,是台灣經濟金字塔的基礎,希望民眾別再叫他們「弱勢團體」,改稱「草根英雄」。
五年來,沈芯菱拍過賣棉花糖的阿伯、鼓著腮幫子的樂儀隊、新港剝蚵婦人、傳統挽面婦女、修理腳踏車的老翁、煎牛舌餅的伯伯、賣魚的年輕人、修理馬路的工人、撿字紙的阿嬤、採收小黃瓜的農婦、烤香腸的攤販等。
她說,每一張照片她都印象深刻,在鹿港路邊拍到賣棉花糖的阿伯,一個活動小車子上面插了一張牌子「拚經濟十元」,她又感動又佩服。拍完照片給阿伯看:「你很有創意耶!」順便買支棉花糖。
沈芯菱回憶,去北港朝天宮剛好遇上廟會,瞥見樂儀隊員都是中老年人,年紀雖大,鼓著腮幫子吹奏的神情仍是認真。她感觸「如果沒有這群草根人物,傳統技藝就無法代代相傳。」
沈芯菱表示,很多鏡頭讓她紅了眼眶,例如在廟旁賣香的老阿婆,一天賣不到一百元,仍抱著香和金紙努力找客人;還有一次她觀察提秤蹲在路旁的老人,一個下午都沒人買他的薑。
「這些人也許一輩子沒好好照過一張相!」沈芯菱說,她走過庄腳的泥濘路、小巷的石子路、下田看農事,就是要記錄台灣金字塔底部人民的容顏。
沈芯菱家門前的馬路修了好久,每天烏煙瘴氣,有天她看到工人穿著海灘褲蹲在路上遙問工程進度,她拿起相機「卡擦」,又捕捉到一張無名英雄照片。
沈芯菱說,那麼多基層行業中,唯一沒想過要拍的是檳榔西施,因為想不出理由。
沈芯菱表示,五年來遇到很多有趣的事,她拍完照片會給當事人看,有一個阿婆竟然不敢相信(數位)相機竟然可以看相片,另外,常有熱情的鄉下人要送農產品答謝她,不拿不行。
「草根台灣臉譜」背後的重要推手之一是沈媽媽,她書讀得不多,和先生一起賣便宜的成衣,她告訴女兒「媽媽不會讀書,上天給你這麼好的天賦,你要盡力去幫有需要的人。」
沈媽媽覺得女兒做的事很有意義,從開車載女兒照相,到後來接管一部淘汰的傻瓜相機,學女兒捕捉一瞬間的感動,也幫女兒側拍寫歷史。
2008年5月9日 星期五
無名英雄非弱勢 經濟金字塔基石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