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S:這篇東東是我今年四月初敲的字,關於《士兵突擊》。其實該看的人早都已經看過了,原本死也不想再貼到自己的博客裏。可是我不想死,卻有人以死相逼,沒辦法,只能貼過來。OK,不講道理的人,你贏了。看吧看吧,是我寫的,不就是很花癡麼,有什麼呢,你愛咋咋地。
史今:放大承諾,還原責任心
必須先寫他,因為在主要演員中他第一個出場,更因為我是他的「粉絲」,自然逮著機會就想示好。
言而有信、言出必行、一言九鼎、一諾重千金…簡單的幾個詞語敲出來,卻很有一種久違的感覺。我們活在一個忙碌浮燥,正在逐漸失去誠信的社會,答應和許諾成了人們之間的客套,是越來越容易說出口的話。說得出,做不到,很正常。不敢相信還會有像史今這樣的人,為了履行自己的一句諾言,其實本該是句醉話,而拼了老命,完全獻出自己。
人們會去追隨的,往往是自己內心的缺失。看著許三多像交到「黃金狗屎運」一樣踩著班長的肩膀一步步成長,慢慢就看出了自己潛藏在心底的遺憾。為什麼我遇不到這樣的人?為什麼沒有人如此承諾我?史今的出現,像是一個頭頂光環的天使,飛來人間拯救心靈。女孩們會義無反顧愛上他,只因為好期待生命中也能出現這樣的男子,會笑容溫暖、目光堅定地看著自己說,「我答應了你,我會對你負責到底」。
三多:放大信念,還原上進心
我一直很喜歡王寶強演的許木木,覺得他的表演自然淳樸,是當之無愧的主角。而且《士兵突擊》的獨到之處也在這裏,別的戲往往是用一堆人來襯托男、女一號,多出色也就那一、兩人。而在這部戲裏,是一個主角襯托出了一堆人,於是個個都很精彩。
許三多是被逼著去當兵的,起初他自己一點兒主觀願望也沒有,直到給班長的那一錘,才砸出內心的一點個性來。他是個一根筋的人,有些寶強弟弟演得稍微過了的地方,看上去甚至只有「半根筋」。這樣的人在社會上確實會顯得怪異,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,難以融洽生存。可也正是這樣的人,往往特別容易把自己認准了的事幹出大成就來,因為那些外來的因素,莫名的情緒很難干擾到他。信念一旦被建立,他的人生目標也就找到了,從此會一條路走到底。
最開始,「活著要做有意義的事」是他從小的信念,所以別說落到了五班,就是把他一人擱到非洲和土著生活在一起,也荒廢不了;後來,留下班長是他的信念,所以為了這個最在乎自己的人,333算什麼,我想他可以翻死在單杠上;再後來,認定了自己是鋼七連的兵,哪怕只剩下他一個,也要默默堅守到底;最後,等到「不拋棄、不放棄」的信念入了骨髓,成為兵王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。
成才:放大善惡,還原得失心
為何那麼多人批判成才,他有什麼錯?仔細看看,他不是在這人世間和你我最像的人麼?其實他該是整部戲裏最真實、最人性的一個角色。
成才的入伍完全是自己心甘情願,並且「精心準備」過的。他的目標明確,與三多的出發點截然不同。從山溝溝裏走出來的孩子,想抓住一切機會,想改變自己的命運,這是積極的人生態度呀。成才只是有些市儈,並不卑鄙,他的人格有自私的弱點,可是真實生活中誰又沒有弱點,人性還本惡呢。除了史今,誰是誰的神?
成才懂得規劃自己的人生,也有真本事,想往上走,沒什麼不對。只不過他還不夠成熟,太急於求成,對自我欲望的表達過於赤裸裸,不懂得曲徑通幽,是典型的「聰明反被聰明誤」。直到碰上比他更精於算計的老A,才是真正遇到了剋星。成才的人生,必須有這一惡補!性格決定命運,成才的人生路註定還會跌跌撞撞,人們對許三多可以寬容,對他卻一定是防範的。可是正如袁朗所說,只要方向不偏,他可以走得很遠。他的世界,要比許木木開闊得多。
高城:放大性情,還原榮譽心
連長高城——《士兵突擊》裏最最真性情的人。鋼七連的頭兒,出生將門,有著一顆只屬於真正軍人的榮譽心。部隊的一切氣息都已經從小融入他的血液裏,他們是一體的,不能分開,也分不開。他的揮斥方酋,他的遊刃有餘,他的快樂和人生信仰都建立在他的軍營他的部隊裏,比較其他人,他愛得最重、愛得最深。他的連隊,他的兵,那是他的驕傲他的命!
當代軍人並不是活在真空裏的,部隊是個熔爐更是個社會。有一樣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,也許更加論資排輩。當兵的人比老百姓生活嚴謹,好勝心也更強,凡事都愛爭個理。連長的理就是:鋼七連從我高城做起,絕不允許有一個孬兵。
他把父親的首長身份隱藏起來,是不願自己被別人看成「TAIZIDANG」出身的孬兵;不能接受許三多,就是因為起初的第一眼印象,他在他的眼裏,是個孬兵。
可也是這個連長,會悄悄刻下三多暈單杠的DV記錄,嘴裏仍然罵著,心裏卻已給了最大的鼓勵;他語激成才,意在三多,幫他找回了迷失的信念;他為他最好的兵離開流淚懊惱,為能留下伍61上天入地找關係;解散鋼七連,他的衝動他的無名火,他關在房間裏的脆弱…無不讓人心碎動容。豹子一樣剛毅的他活得最有血性,卻又讓我們看到了一顆深藏著的溫柔心。
伍61:放大堅強,還原羞恥心
伍61是我整部戲裏最心疼的角色。班長離開我哭得很慘,可是我不替他擔心。班長的個性是堅韌的,能鋼能柔,又至情至善,這樣的人到哪里都會被愛,人們捨不得對他不好。可是伍61不一樣,他個性太強,甚至是堅硬的,像石頭。遇到水,會順著它流走;遇到鋼,會碰出火星。
他唯一的朋友要離開,「罪魁禍首」許三多用號啕來表達心裏的痛,而他用沉默。流在心裏的眼淚最苦,沉默是因為更痛。一秒鐘前他離老A只有50米之遙,一秒鐘後,他卻要永遠離開用生命熱愛著的部隊,這次他痛得將整個身體都蜷縮起來。他完全可以留在部隊,他有一千個理由可以留下來,但是他拒絕了。面對剛強的伍61,此時的同情是另一種羞辱。如他所言,身體可以留下殘疾,心卻絕對不能。
伍61這樣的兵,走出了軍營也還是個兵,愛恨分明,不會見風使舵,更不懂得妥協,所以會有一段很難適應的時光。他需要重新學習社會守則,學會怎麼在保持尊嚴的同時保護自己,讓自己生活得更好。他也一定會好起來的,因為我相信內心堅強的人,雖歷經挫折,卻也百折不繞,堅強+堅持,終成大氣。
五班:放大挫折,還原勇敢心
如果說我的淚水都給了史今,那麼我的笑容則是都留在草原五班。原本是個悲情地,原本是一群被「下放」,被「忽略」,應該具有濃厚悲情色彩的人,一切卻出乎我的想像。應該崇拜編劇還是讚美導演,能如此四兩撥千斤隱喻我們人生的大問題。其實五班的劇情是最有看頭的,記得有報導一開始用「勵志劇」來形容《士兵突擊》,作者的出發點是許木木,我看到的是整個五班。
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,或許哪一天我們的人生路彎一彎,就到了五班。或許我們已經很努力,可還是得一直留在五班。可是那又有什麼關係?如果我執拗,可以學許木木,找件有意義的事來做,堅持是對人性的一種磨練,本身就很有意義;如果我浪漫,可以學李夢,給自己一個夢想,有夢想就有希望;如果我平淡,可以學薛林,既然來了就安心留下,開心不開心都是一天;如果我一切看開了,像老馬像老魏,退一步海闊天空,離開這裏,新的人生才剛剛開始。五班呵五班,走過去,前面是一片天。
袁朗:放大生死,還原是非心
這個老A我不會寫,準備三言兩語敷衍過去。因為作為一個男人,他太完美了。而演員段奕宏在這部戲裏的演技,我也認為是最純熟的,對角色的駕馭真是遊刃有餘,讓人賞心悅目。
他和高城同為兵頭,論武的,我分不出高下,因為編劇沒安排他倆直接掐一場,太遺憾了;論指揮,連長同志連輸兩場,可誰讓人家帶的是特種兵呢。調換一下,我覺得咱連長也能給他忽悠得團團轉,分工不同嘛;可論文的,讓我至今難忘的有這兩句——高城:「我酒量一斤,跟你喝,兩斤。」袁朗:「我酒量二兩,跟你喝,捨命。」就這最後一個詞,讓我愛死此老A。
什麼樣的男人是最有吸引力的?我的閱歷還不夠豐富,正在慢慢體驗中。可至少袁朗這樣的,絕對能用致命的吸引力來形容。吳哲聰明,他更練達;高城有氣度,他更沉穩;史今溫暖,他更豐富;齊桓兇猛,他是他的頭;成才攻於心計,他只一眼就能看穿。他說,「戰場上只有生死,沒有老大」。他說,「能讓士兵在戰場上少死幾個,是最大的愛」。他說,「長相守是個考驗,隨時隨地,一生」。最重要的是,你能遇上幾個頭兒,一口答應借給你二十萬,還應允你用工資來還?
吳哲:放大才華,還原平常心
我按出場順序一路回憶著胡寫,吳哲應該是最後一個了。很多網友選他為最合適的男朋友,因為人又帥又聰明。我是覺得像他這樣的高科技人才,應該是國家軍隊最需要發展的一類。我對軍事常識一無所知,可是老看人美國大傻打仗,人家說炸哪兒就炸哪兒,也不光拿著槍在地上跟你突突,就覺得科技在部隊裏應該是很重要很重要的。哎,我太無知了。
揀重點,吳哲讓我喜歡的理由是蘭編賦予他的「平常心」。我認為有才的人,心裏常常是優越的,這種優越感很難免。你並不是要目中無人,而是有時真的找不到可以對話的人。知識面決定了你要站得高一些,別人平視的事物到了你眼裏,便會覺得淺,這個時候,平常心很重要,因為你的態度一不小心就會傷害他人。另外,人的際遇總是在變的,有好有壞,時好時壞。看他小人得志,你卻懷才不遇,這時也要保持平常心。保持平常心,就是保持好的心態,有好的心態,人生路才會越走越順利,就像吳哲。
導演與編劇:放大信仰,讓人性還原
蘭編和康導是我偶像的偶像,我以追捧我的偶像開頭,當然得以「馬屁」偶像的偶像結尾。
行文至此,回頭再看整部《士兵突擊》:幾乎沒有女演員的一部國產電視劇,用30集的完美劇情,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關於承諾、信念、善惡、真性情、堅強、挫折、才華和生死的精彩故事。而我們偉大又無敵的編劇和導演,用他們的文字與鏡頭,引領著我們眾多有緣人,幸福地倘佯其間,去尋找各自丟失的責任心、上進心、得失心、榮譽心、羞恥心、勇敢心、是非心和平常心。
人們所追隨的,往往是自己內心的缺失,一部《士兵突擊》幫助我們放大了信仰,找回了美德,多麼值得感激。
文章引用自: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c4f02a801000c11.html
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
《士兵突擊》放大信仰 還原美德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